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时间:2025-07-16 11:28:33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精选15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精选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

小时候常做同一个梦。

金色的沙滩上,浪如白练。大海作为一个慷慨的馈赠者,时不时地送上一片片精致的贝壳,在艳阳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而我,正专心地做着沙堡,盼望着自己会成为最伟大的建筑师。不经意的抬头,与那些仰望碧空的脸,打个照面。

梦,到这里就停止了。醒来后,莫名的惆怅的涌上心头,生在内陆小城的我是多么想时常看一看海啊!于是我一次又一次走进这个美丽的梦,无法自拔。但它终是伴随着童年爽朗的笑声,在日益繁重的学业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直到我看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那个梦,又清晰起来,尽管那份心境已有些许淡漠,沧桑得如同前世。

我的目光,不停地穿梭,越过时光,越过历史,到那1949年的英格兰,到那灰扑扑的肖生克监状去。

这是安迪到这的第一年,罪名是谋杀妻子及其情夫。他坐在囚车上,两只淡蓝的,像是被天染过了似的眼,蒙上了一层阴翳,他迟钝地看着那铁栅门,随着刺耳的声音,打开了,里面囚犯高亢的声音,像是海潮淹没了他的耳朵。

他闭上了眼。

再睁开眼,已进入肖申克高高的院墙,仰望着内部的建筑,竟透出雄伟之感。之后,就是无聊的洗澡、撒防虱粉和典狱长的例行讲话,他说的那句“不要侮辱上帝啊”,听着有些刺耳。

他进入自己的牢房,伴着狱警的那句“熄灯”张望着看到灯一个个的关闭,看到黑暗正踏着静静的步子走进这暗无天日的牢房。他也听着,听着新来的胖子哀哀地哭泣,听着那个叫海利的狱警边叫骂边殴打着新来的胖子,直到他倒地不起,他沉默着,度过了寂静的一夜。

瑞德,那个关了十几年的黑人,就这样认识了他,那个叫安迪的人。没想到,他与安迪的友谊,竟持续了二十年。

在这黑暗的二十年,安迪究竟经历了多少,连身为朋友的瑞德也数不清:被“三姐妹”欺辱,被典狱长利用,被海利殴打,被关禁闭,即使知道自己是清白的,还没法让自己从这里出去!可他的脸,依然是波澜不惊,如沉静的海水一般。他甚至,在帮助囚友喝到啤酒时,露出奇异的微笑;在饮集雕刻石头时,眼中闪烁着光芒;在翻阅书籍时,在深夜冥想时在沉浸音乐中时……你会看见一个优雅而高贵的灵魂,飞出牢笼,飞出栅栏,在辽阔的天空中,伸展出雪的翅膀,像鱼儿般自由地游弋着。

他是天使,坐入凡间的天使。

啊!是什么使他的翅膀,不被无情的现实泥潭所污染?

是那个梦。

蔚蓝的天空下,是一片依然蔚蓝的大海,在海鸥的见证下,他们的唇渐渐靠近靠近——海平线,是唇模糊的边界——他们相吻了。沙滩是大海长长的金发,绵延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凌乱而柔软。而安迪,站在这头金发上,发丝轻轻地钩住了他的脚。他的手下面,是只破旧的驳船,正在被轻轻擦拭着,铁锈也随之脱落,落在地上,像是火焰,燃烧着他的热情。而他的朋友,瑞德,正热心地拿着冰凉的啤酒边招待客人,边亲吻着瓶口灌了下去。

船,慢慢的重回年轻,它将载着安迪和瑞德,随波逐流,直到永恒爬过了他们的额头,直到孤独没过了他们的脚趾,直到,消失在落日的余晖中,静静地地,离开这世间。

那梦,竟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都过了二十年了,那个梦,怎么还是不肯醒?

因为那不仅是梦,更是希望。

这希望支持着他,令他用难以想象的毅力和一把小小的锤子,凿开了一条通道。

这通道,通向天堂,

天堂的那一侧,是芝华坦尼荷,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梦之地。

终于他可以怀着自由的心,看那大海,看那细沙,看那驳船,还有,他朝思暮想的那个朋友。

他们的海找到了,我的呢?

看完影片后,我回到家,怅然入梦。那个爱海的男孩,似乎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也该寻找属于我的海了。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是一位银行家,名叫安迪,他发现自己的妻子有婚外情,本想用枪杀死两人但是最终没有下手,巧合的是,当天正好有另外一个罪犯杀了这两个人,于是安迪被指控为谋杀,被判无期徒刑,送入肖申克监狱度过余生。在肖申克,他遇到了另外一位主人公——瑞德,他能帮每一位狱友弄来他们想要的东西。安迪前前后后向他索要了许多东西,但是一开始的目的只不过是打发时间。偶尔一次机会,在他在墙上刻字的时候,一大块石块掉了下来,这使他萌生了越狱的念头,于是安迪就这样日积月累地在一张海报后面挖着自己的通向自由的道路;而有一天,他从另一位狱友得知自己的的确确是清白的,他去告诉典狱长,然而一直让他帮他洗黑钱的典狱长却把那位证人秘密的枪杀了,好让安迪一直帮他洗黑钱。于是,安迪忍无可忍了,他带着二十年来他一直积累着的证据,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从他的洞中——穿过500码地,通向了自由。

这部电影每个段落和每个段落之间都有叙述的顺序,并且大量的运用了插叙,使观赏者产生极大的兴趣,以及为片尾的真相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包括每个人的每一句台词,都对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只是从死板的教科书式的方式来评价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给我影响最深的环节,便是安迪临近结尾时挖了二十年之久的通道亮相的时候,给人震撼,安迪从影片一开始就坚定的眼神,艰难地爬出自己的每一步,他甚至爬了连旁人接近都不想接近的下水管道,一直爬,一直爬,知道爬出管道,迎接暴风雨和闪电给他的洗礼……这是多么难得可贵的品质啊:一个人为了自由,可以忍辱负重20年之久,经历挫折无数,并且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放弃,正如安迪自己所说:“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从不消逝。”对,支持他的就是希望,他那持之以恒的希望,对自由的渴望,以及想摆脱邪恶的这种品质,深深地触动到了我的内心。

有一段我没看懂,就是瑞德在监狱中呆了40年的第三次假释机会,假释官问他,他在这些年中是否改过自新;前两次他的回答都是自己已经如何如何改过自新了,不会再危害社会,都是些阿谀奉承的话,而最后一次,他说:“我无时无刻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内疚,这不是因为我在这里监狱,也不是讨好你们。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重新做人 ……此处隐藏8007个字……的羽翼光彩夺目,当他们飞出鸟笼时,会让那些觉得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的人感到由衷的喜悦。无疑,安迪便是这样的一只鸟。

安迪相信希望永存。安迪在给瑞德的信上有说,希望是个好东西,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是不会消逝的。它存在你的心里,这是用石头围不起来的。

除了安迪的救赎外,“体制化”是影片的又一主题。或者从另一层面说,安迪的救赎,就是为了避免体制化。所谓的体制化,拿监狱做例子,监狱的墙很有趣,刚来的时候,你会恨它,慢慢地,你会习惯它,最后你会喜欢它。监狱把你送来度过余生,这也是它们所想要剥夺的。最后人们竟放弃了反抗,不再愿意拾起遗失大半生的自由,这便是体制化的可怕之处。在我看来,与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大同小异。

总的来看,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才最为恰当地道出影片的中心。

无疑,安迪当属圣人一类。

安迪在忍耐与等待,拯救了自身;安迪用友谊,避免瑞德沦入体制化;安迪用自己的智慧,除掉监狱长,为肖申克监狱的每个人赢回久违的欢乐与快感。

在第六次观看中,我再一次被安迪所感动。在安迪逃出肖申克后,向风雨打开双手,那一刻,我看到了安迪身上的自由,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又一次因“体制化”而陷入了沉思。我是否也被生活体制化了?当大多数人选择同一种姿态去生活时,我不也正是随遇则安地跟从他人,在初恨中慢慢习惯,最后失去了挣扎吗?我深深为我而忏悔。

但安迪告诉我,只有在其中跳出来,才能实现自救。

一部好的电影,并不亚于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肖申克的救赎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现代的视觉冲击。我所感受到的是,我的内心,受到了迄今最多的震撼。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安迪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了二十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是自由的。世界像是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是可能自由的。

那么,下一个安迪,会不会就是你我?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

如果你被陷害入狱,你会怎么做?是默默地接受命运,奋起抗争,还是逃离监狱?在刑事监狱里,有一个被冤枉的人,一颗不屈的心和一颗聪明的心,最终打开了通向自由的一个洞。

这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银行家安迪被诽谤并杀害了他不忠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他被判终身监禁,并进入肖申克监狱——号,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地方。在这里,他受到了无情的虐待,但他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他用自己的智慧对付警察和典狱长。经过20年的挖掘,他终于在一个雷雨之夜沿着挖洞爬出了监狱,重获新生。有些鸟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因为它们的每一根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芒当瑞德看到安迪试图越狱时,不禁有这样的感觉。为了获得自由,安迪每天都准备着详细而庞大的逃跑计划。为了不被警察骚扰,他利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向警察提供建议,并为腐败的典狱长洗钱。他从“无所不能”的瑞德那里买了一把小锤子。瑞德嘲笑他的逃跑计划,认为他需要“600年才能把它挖出来”,但安迪不这么认为。与此同时,他还为出狱后的生活制定了计划,利用他的“职位”寄信和伪造身份。通过20年来每天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设法逃脱了。这是多么坚强的毅力和智慧啊!

《肖申克的救赎》有句谚语:“只有强者才能拯救自己,只有伟人才能拯救他人。”在黑暗的监狱里,安迪不仅在救赎自己,他也在救赎其他人,比如他的朋友瑞德。瑞德说,“除了我自己,这个监狱里没有罪犯。”但在长期的接触中,安迪知道自己是个好人,并在计划逃跑的过程中帮助了瑞德。在他们的谈话中,安迪认为他想追求自由,渴望墙外的世界,而瑞德认为这是一个寓言。通过乔治·布什的死亡,他讲述了制度化的恐怖。他只想安静地在监狱里度过一生。没有安迪的救赎,瑞德可能会步乔治·布什的后尘。但是安迪给了他希望,并向他展示了自由的可能性和美丽。最终,在安迪越狱后,他用他发自内心的忏悔打动了审查官,结束了40年的监狱生活。

安迪出狱后,他给瑞德留了一封信,“记住,希望是件好事,可能是除了活着以外最好的事”。我想这可能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希望,他会像行尸走肉一样度过余生。就像肖申克的高墙一样,没有希望禁锢我们的思想。老布什被制度化不是因为他在肖申克呆了50年,而是因为他没有自由的灵魂,不敢期待外面的世界。安迪的成功也是因为他对20年的自由充满了希望。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正是这种危险的东西使安迪不放弃,激励他的灵魂,并以惊人的毅力写下了伟大的篇章。

在电影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要么努力活着,要么活着死去”。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决定了生活如何对待我们。如果你不想像行尸走肉一样浪费生命,那就让希望之光伴随你前行。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5

没想到看电影这么多年,居然会错过这样一部发人深省的经典电影。

老摩根演技的确厉害,每一部都是经典!

围墙也关不住他的才华和智慧。

真正让我肃然起敬的是他的韧性。

直到今天才有幸看了肖申克的救赎。

人活一辈子,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

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希望能把人逼疯。

看到此句,我深以为然。然而剧情的发展却证明瑞德错了。

四十年过去了。当瑞德和曾经的布鲁克处在同样的绝境时,他抬起头,看向房梁,那里有布鲁克死前用刻刀划下的字迹。

此时瑞德的手里也捏着刻刀,和布鲁克死前所做的一样。

忙着生,还是忙着死?

那一刻,我不确定瑞德接下来会怎么做。

就好像在安迪最脆弱的时候,瑞德也不确定安迪会怎么做一样。

瑞德之所以没有像老布鲁克一样选择死亡,恰恰就是因为安迪给了他唯一的一丝希望。

那是安迪越狱前,郑重其事告诉他的一个藏东西的地点。

本质上来说,无论任何宗教,它们之所以能够传道并招揽信徒,就是因为信仰宗教可以让人得到精神解脱。

人们会感到苦恼,就是人的欲望本质造成的。

所以我喜欢原罪的说法。至少罪这个字用的很妙,因为全人类都在因此受刑。

基督教讲七宗原罪,佛教讲六根蒙尘。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所以说宗教是好的。它们标榜美德,教人向善,滋养灵魂,让苦短的人生得到心灵的安宁。

我想,生在一个物欲横流又贫富差异巨大的国界,人们在竞争和忙碌之余,真的更需要精神生活。

随缘与知足,这是我多想达到的境界啊。

可惜,我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奴隶的一员。

谁又不是呢?在不知不觉中,精神的高墙早已筑起,会发光的鸟儿在笼中也只能孤单闭膀。

也许我们有安迪那样的才华与智慧,可是那种数十年认风暴雨狂,依旧表里如一,又有几人能做到!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